碳纤维细如发丝、轻如鸿毛,单根直径只有5至7微米,大约是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,密度大约只有钢的四分之一。同时,它又强如钢铁。一束一米长的T1000级碳纤维,重量大概只有0.5克,却可以承担500公斤左右的拉力。
凭借优越的力学性能,以及耐腐蚀、抗氧化、不生锈等特性,如今碳纤维被加入到树脂、金属、陶瓷、混凝土等材料中,成为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材料,应用范围日益广泛,成为不少人口中的“新材料”。
从棒球棒、网球拍,到自行车、汽车、风电叶片,再到大型飞机、运载火箭……在位于青海西宁的中复神鹰碳纤维生产基地展厅内,一件件实物、模型展品令人目不暇接,彰显了这种新材料的应用正向高端工业制造和科技领域不断拓展。
作为碳纤维重要市场,我国碳纤维一度大量依赖进口,价格十分昂贵。因此,碳纤维又被称为“黑色黄金”。彼时,市场上T700级碳纤维曾经卖出过每吨元的高价。而后来,当国产碳纤维“开花结果”,市场碳纤维价格应声回落。
碳纤维发展两大“后劲股”领域
01风电叶片 碳纤维叶片应用已成趋势
近年来,风电装机量增长,能源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风电新增装机量达2631万千瓦,累计装机量达3.9亿 千瓦。而随着平价时代到来,风机大型化趋势尤为凸显,陆上风机单机容量高突破10兆瓦,海上风机单机容量突破18兆瓦,叶片长度也在不断刷新行业纪录。
大型化给风机叶片材料性能带来考验,传统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不足的情况下,碳纤维成为新的“后劲股”。
黄轩指出,与玻璃纤维相比,碳纤维的比模量和比强度均大幅增加,碳纤维复合材料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密度更低、强度更高,突破了玻璃纤维材料的性能极限,可保障风机叶片在增加长度的同时降低重量。“利用碳纤维叶片可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机组设计上限,甚至可支撑20兆瓦、300米叶轮直径的机组开发。”
除了为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提供保障,业界普遍认为,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范围不断扩大,深远海等复杂工况区域对叶片提出了更高要求,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性能将能适应更加恶劣的工况环境。另外,轻量化叶片还可以降低吊装和运输的难度,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降本有所帮助。
02汽车领域 汽车工业将成碳纤维应用新领域
此前,碳纤维由于成本高,多用于风电、航空航天、军工、跑车等特定领域。如今,随着技术进步,碳纤维不仅功能和强度都有所提升,成本也有的下降。
北京化工大学徐樑华表示,近年来,我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形势非常好,目前已形成黏胶基、沥青基、聚丙烯腈基3种类别的制备体系;以二甲基亚砜法为主,二甲基乙酰胺法和硫氰酸钠法共同参与的原丝制备技术体系;湿法纺丝、干湿法纺丝、小丝束与大丝束工艺齐头并进的工艺体系;高强、高强中模、高模、高强高模齐全的产品体系。
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“双碳”政策的加持,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也将目光投向于此。